节气养生 | 立冬,温补强身,重在养藏!

    发布时间: 2024-11-07 08:09:37 浏览次数:
    ☎0516-69851111
    — 秋风已渐远 · 寒冬悄然来 —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立冬意味着天气寒冷,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中医科赵本起主任表示,立冬开始,养生应当遵从自然界闭藏的特点,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保养阴精,潜藏阳气,还要防止寒邪的侵袭。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后,水面开始结冰,这是秋冬交替的标志。冰寒于水,所以是伏阴的结合,冬寒水结。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地始冻
    土地开始积聚寒气,开始冻结,但还没有冷到冻裂的程度。要到飘雪时节,才逐渐进入冰封状态。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野鸡进入大水变成大蛤。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这一现象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
     
    立冬·起居养生
     
     
    立冬后,白昼渐短,夜晚渐长,此时的作息不再强调“早睡早起”,而是要顺应“冬藏”的规律,做到“早睡晚起”,起床时间不宜太早,一般8-9小时睡眠时间为宜,有利于阳气的收敛和阴精的蓄积,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若睡眠过晚,则易耗损阳气,使阳气潜藏不足,春日升发不利。
    立冬节气前后,由于地表在夏季贮存的热量还没完全消耗,所以一般不会太冷。但早晚气温往往较低,需根据温度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以免着凉。老人及体弱之人外出最好穿戴帽子、围巾、过踝长袜等保暖衣物,以避免头颈、肩部及下肢受寒。
     
    立冬·饮食养生
     
     
    俗语:“立冬进补,开春打虎”,中医养生也历来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是人体最舒适、消化吸收功能最好的时候。
    入冬后的饮食应少食生冷,多食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冬寒,如牛羊肉、乌鸡、鲫鱼、豆浆、豆腐、桂圆、核桃、栗子、山药等。
    时下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等阴伤症状,因此食补养身还需注意养阴润燥,宜多吃大白菜、菠菜、白萝卜、鲜枣、石榴、苹果、柑橘、柿子等应季果蔬,既能补充机体水分,又能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
     
    立冬·运动养生
     
     
    冬季锻炼最好选择在太阳出来以后,运动时应尽量选择在早上10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一般说来,冬季的空气环境较差,尽量不要选择在早晚进行锻炼,对于我们的呼吸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扇子舞、慢跑、健步走或散步等轻松平缓的运动,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以防汗出过多,伤津耗气而耗损身体。
     
    立冬·穴位养生
    肾与冬气相通应, 所以立冬穴位养生以“补肾纳气”为原则,中医科赵本起主任推荐养生穴位为肾俞穴、关元穴和涌泉穴。
     
    肾俞穴
     
     
    定位:在腰部,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方法:双腿并拢坐于板凳或床边,手掌对搓直到手心发热,然后轻轻贴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的肾俞穴(在与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两指宽的位置),直到有热感为止。
    功效:早晚各一遍,每次按摩200次,肾俞穴是很好的补肾穴,按摩可强肾纳气。
     
    关元穴
     
     
    定位:关元穴位于人体“阴脉之海”的任脉,前正中线上,肚脐直下三寸处。
    方法:古人描绘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可见关元穴的重要性。每天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按摩3~5分钟。然后用双手食指指腹重叠在一起,点按穴位2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经常按摩能起到补益元气、强身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涌泉穴
     
     
    定位: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2、3 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方法: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揉足心涌泉穴有酸胀感为宜。泡脚水温为40℃左右,最佳时间为19~21时,这时候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
    功效: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坚持泡脚、按揉足心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功效。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经常按摩耳部,可以达到固肾养肾的目的。
     
     
    方法: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上至下在耳朵两侧进行按压,若有痛处,可增加按压时间;然后,两食指伸直,用力适度,分别插入两耳孔,旋转180°,反复3次后拔出,连续6次,可达补肾、聪耳、健脑之功。
     
    立冬·泡脚,驱寒又除湿
     
     
    《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中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经脉聚集之处,双脚既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同时也是足三阳经的终点,脚与周身阴阳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仅踝部以下就60多个穴位。
     
     
    泡脚属于中医足疗法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驱除寒冷,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中药泡脚四季皆宜:“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藏精温肾”。但我们需要根据中医理论,不同体质选用不同的中药泡脚,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具体可前往徐州市矿山医院门诊二楼中医科门诊咨询。
     
    中医科专家坐诊表
     
    泡脚有哪些好处?
    1、有助于改善风湿病患者的关节疼痛及麻木不适,促进局部关节血液循环,祛风除湿止痹痛。
    2、有助于改善整个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身体里的部分寒气通过血液循环适度发汗,将其排出。
    3、有助于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风湿痹痛,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腹泻及便秘等。
    4、有助于改善睡眠,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增加抵抗力等。
     
    泡脚注意事项
    1、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泡脚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泡脚时以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
    2、泡脚的水量应没过脚踝。
    3、泡脚的时间以晚上7点-9点睡前为宜。此时为肾经气血最衰弱的时候,足底血管会因为温水的刺激而扩张,有利于活血,进而加速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效果。
    4、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导致消化不良。
    5、泡脚最好选择木桶,因为木桶的保温效果较好,降温慢。避免使用金属盆,因其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产生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泡脚的禁忌人群
    尽管中药泡脚有诸般好处,但并非人人都适宜,下列情况不宜用中药泡脚。
    1、妊娠期、月经期妇女。
    2、各种严重出血病或局部受伤在24小时内的患者。
    3、恶性肿瘤、肾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等各种危重病患者。
    4、急性传染病、外科急症或中毒的患者。
    5、正处于大怒、大喜、大悲中的情绪激动者。
    6、身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或患有精神疾病者。
    7、饭前、饭后30分钟内或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的人士。
    8、足部发生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及较重的静脉曲张者。
    9、严重心脏病、低血压患者。
    10、血糖控制欠佳、皮肤有破溃的糖尿病患者。
    11、对中药泡脚药液皮肤过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