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医院成功为一位89岁老人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发布时间: 2019-05-17 11:03:33 浏览次数:
    5月2日,徐州市矿山医院成功为一位89岁高龄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不适。

    89岁的陈老太最近因食欲不振,体重1月间下降10kg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经无痛胃镜检查显示胃体中部前壁见一1.5*1.0cm大小,广基型乳头状息肉样隆起。鉴于患者病情特殊,李海菊主任组织了包括普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会诊讨论,一致认为该患者已近90岁高龄,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下降,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外科手术,风险性极大,适宜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此术式仅需把实行病灶的局部切除即可达到根治的效果,创伤小、痛苦少、老人易耐受且恢复快,术后也只需内镜定期随访即可。

     

         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主管医生刘继威按照李主任的指示,尽快为老人完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5月2日,李海菊主任与刘继威医生为患者实施了ESD术。术中找到病变位置,对病变边缘分点电凝标记,于病灶基底部粘膜下注射,用铥刀沿病灶边缘行环周切开,逐渐分离病灶,直至将病灶完全分离,并一次性将病灶完整切除。整个手术出血量极少,用时仅30分钟。

     

          术后患者麻醉后清醒,子女看到安然无恙的老人,竖起了大拇指!不仅是为我院高超的技术点赞,更是为了医护人员对老人术前术后的关照表示感谢!目前老人正在恢复中,不日即可出院。





    那什么是ESD呢?

    ESD是由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基础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除消化道肿瘤的效果现已逐渐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标准微创治疗手段。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

    ESD技术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易耐受且恢复快,

    既能保证病变组织的彻底切除,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

    避免了外科手术

     

    带来的创伤大、疼痛及费用高等缺点。

    专家推荐

    李海菊

    主任医师

    徐州市矿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长期至力于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常见重症疾病的诊疗。尤其对于重症呼吸衰竭的无创正压通气、间质性肺病肺泡灌洗、消化道早癌EMR、ESD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食道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治疗术、食道气道良恶性狭窄支架植入术、经皮肺穿刺术有丰富的经验。多次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进修学习,北京煤炭医院学习气管镜下治疗。